用好“冷资源”,科技“加料”体验升级
3秒就能加热的围巾、温暖的毛绒玩偶、吉祥物“滨滨”“妮妮”手插抱枕毯……春节期间,位于哈尔滨市中央大街的亚冬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多款好看又保暖的新产品受到游客欢迎。
顾客在哈尔滨一家第九届亚冬会特许商品零售店内选购商品(2025年1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赫垚 摄
“几款发热产品内含有石墨烯材料,有三档温度可供调节,为消费者带来科技感十足的保暖体验,传递科技亚冬、人文亚冬的理念。”生产商有关负责人赵起超说。
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冰龙寻珠·全感VR》文旅项目,游客只需戴上VR(虚拟现实)眼镜,便可沉浸式体验以中国神话为背景的“冰河宇宙”。这款以冰雪为主题的文旅元宇宙产品,一经推出就获得不少游客青睐。
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游玩(2025年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面向未来万亿级冰雪大市场,科技是延伸产业链的关键。
在吉林省的多个滑雪场租赁区,一款被雪友视作“黑科技”的碳纤维雪板备受欢迎。该雪板由吉林化纤集团研发,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低温、耐腐蚀特点。
“东北企业要抢抓冰雪机遇,积极投身高科技装备的研发。”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销售中心高级主管周志有说,“从雪友反馈来看,这款碳纤维雪板市场潜力较大,今后我们也会研发推出更多高品质产品。”
研发3D打印定制化头盔、根据脚踝位置任意改变造型的冰刀鞋,戴上虚拟现实VR设备体验滑雪、冰雕创作等等,有了科技赋能,冰雪装备更加“硬核”,冰雪活动场景空间不断创新延伸。
滑雪爱好者在吉林省吉林市万科松花湖度假区乘坐缆车(2025年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记者注意到,各地依托科技力量持续升级冰雪基础设施,优化服务保障能力,更好激活“冷资源”。
——基础设备换装升级。在新疆丝绸之路山地度假区,春节前刚刚增设一批新型服务设施和项目,其中全长410米,宽1.3米的“高速魔毯”格外瞩目,它同时可以容纳三人并排搭乘,这种新型传送装置能大幅减少等待时间,让雪友获得更畅快的滑雪体验。
——配套工程智能守护。“光影魔幻秀马上开始,大家再仔细检查一下应急电源车的电缆接头!”春节期间,长春市南溪里四季雪公园里,供电员工吕思源正在现场值守。今年春节,国家电网长春供电公司在传统人工巡检基础上,还结合无人机开展智能巡检,出动磁悬浮飞轮发电车进行智能控制,以充足电力支撑每一场冰雪赛事及活动。
游客的车辆停在新疆阿勒泰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旁(2025年1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交通服务持续完善。“智游阿勒泰”等平台推出门票预约等贴心功能,依托互联网平台落地自驾、异地还车服务兴起,这个春节,游客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旅行体验更加放心、舒心。“我们连续两年到阿勒泰过春节,今年各项服务更加完善,全家人都觉得很开心!”来自广东的游客张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