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风劲吹 “蓄”能发展
很多人不知道,氢能也分“颜色”。
相较于利用化石燃料生产的灰氢,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获得的氢被称为绿氢,由于其全生命周期几乎没有碳排放,成为氢能理想的应用形态。
位于天山南麓的库车市,约900个足球场大小的光伏电站正将电能输送至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的厂区,用于生产氢气。这些绿氢通过管道输送至6公里外的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替代炼油过程中使用的灰氢。“我们每年有2万吨的绿氢产能,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相当于植树30万棵。”中国石化新星新疆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范林松说。
2024年2月22日,在新疆库车市,中国石化新星新疆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巡检。新华社发(吐尔松·托胡提 摄)
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2023年以来,自治区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氢能产业发展,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哈密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还被列为首批氢能产业示范区,让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今年5月,新疆中通客车有限公司制造的首台氢燃料客车在乌鲁木齐正式下线;哈密市建成2座制加氢一体站,投运氢燃料重卡35辆、氢燃料公交7辆;伊宁市在今年3月产出高纯度氢气,首批10辆氢燃料重卡已上路测试……目前,新疆氢能产业链已建成项目6个、总投资19亿元,氢能应用场景已覆盖化工、交通等领域。
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快速增长,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需求随之增加。顺势而为,新疆正加快布局新型储能项目。
这是2024年9月10日在新疆东天山北坡拍摄的一处750千伏电力线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金风天润达坂城精细化储能二电站指挥中心里,智慧数据管理平台的大屏幕上,各项关键生产数据一目了然。负责人孙义江介绍,储能电站投入商业运行一年多来,有14个储能电池舱投入使用,通过参与新疆电网的调峰调频,有效提升了新能源消纳水平。
今年以来,新疆有多个项目开工建设: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新疆最大单体新能源储能项目开工,新疆首个新能源储能锂电池电芯项目在乌鲁木齐启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二氧化碳储能电站破土动工……截至今年10月底,新疆电网累计储能装机697.9万千瓦/2344万千瓦时,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新型储能建设蹄疾步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