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技术突破和标准体系建设
放眼全球,退役风机回收利用市场尚处萌芽阶段。“不过,因为巨大市场前景,一批国内企业已涉足这一领域,相关技术也在快速更新迭代。”程刚齐说。
金风科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整合公司内部资源和外部供应链体系,已逐步建成遍及全国的风机回收再利用生态圈,目前已在全国设有6个产业基地、10个区域公司、18家资源回收企业。公司通过实施区域化回收服务,建立起了“收、转、运”的回收网络。同时,公司还研发出一项创新技术,将处理后的叶片材料制成耗材添加剂,用于3D打印。实验结果显示,利用该耗材3D打印成的建筑物,性能与传统混凝土建筑相当,可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
相比后端发力,加强叶片可回收原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则被视为从根本上破除叶片回收处理瓶颈的出路。
李成良表示,如今风电产业强调全生命周期可循环利用的概念,更加注重从源头上将再回收、可循环因素纳入整体设计进行考量,目前已经取得了技术突破。
不久前,由中材叶片研制的近百米级热塑性复合材料风电叶片成功下线。此前,欧洲只实现了60米级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叶片生产。
“不同于传统叶片,回收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叶片,可以通过高温加热或者解聚反应将固态树脂液体化,从而轻松实现玻璃纤维与树脂的完全分离,大大降低了回收成本,实现了材料的循环利用。”但李成良坦承,由于叶片生产制造工艺复杂,目前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等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瞄准技术突破和标准体系建设,相关政策也在逐步出台。
今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集中式风电场、光伏发电站退役设备处理责任机制基本建立,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相关标准规范进一步完善,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程刚齐告诉记者,目前相关团体、协会正在加快推进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比如,什么样的叶片可以继续使用,什么样的必须回收,回收过程应该遵循怎样的标准流程。”他认为,标准规范体系的逐步完善将为企业开展业务提供便利,使其加快技术研发,进而壮大产业规模。
本文导航
- 1、 概述
- 2、摆在风电企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 3、叶片回收处理技术经济性有待提高
- 4、瞄准技术突破和标准体系建设
- 5、建立退役设备回收利用体系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