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农为邦本 本固邦宁
您的位置:后稷网  >  智慧中国  >  全景中国

我国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

我国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
图为实践十九号卫星回收现场。(国家航天局供图)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宋晨)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0月11日10时39分,我国在东风着陆场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的植物及微生物育种载荷、自主可控和新技术验证试验载荷、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社会公益和文化创意...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10月11日

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突破3.3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布的《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为33357.1亿元,比上年增长8.4%,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我国R&D经费总量于2012年突破1万亿,2019年突破2万亿,2022年突破3万亿,目前R&D经费总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rdqu...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10月10日

中国科学家实现块体镍基高温超导电性

我国科学家牵头的科研团队利用我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在一种双镍氧层钙钛矿材料La2PrNi2O7中,实现了块体高温超导电性,并揭示了镍基高温超导体的结构起源。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程金光研究员团队和周睿研究员团队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完成,相关成果10月2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超导电性是指某些...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10月10日

公共数据是什么?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10月9日发布,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系统部署。 《意见》出台后会带来哪些预期效果?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会不会对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带来侵害?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大家关心的这些热点问题,10...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10月10日

南水北调的世纪答卷

这是一项跨世纪的调水工程——论证半个世纪,21世纪初开工建设,2014年12月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长达2899公里。 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称之为“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南水...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10月10日

文旅融合出新出彩 消费市场活力涌动——2024年国庆假期盘点

文旅融合出新出彩 消费市场活力涌动——2024年国庆假期盘点
金秋十月,山河锦绣。 大街小巷红旗飘扬,车站机场熙熙攘攘,热门景点人潮如织,影院剧场座无虚席……今年国庆假期,各地消费市场热气腾腾,流动中国生机勃勃,假日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中国红”扮靓大江南北 10月1日清晨,12.3万人齐聚天安门广场,共同见证新中国75周年华诞这天五星红旗升起的历史...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10月9日

跨越7公里!我国科学家研究分布式光量子计算获重要进展

能不能用量子通信网连接多台量子计算机,让它们远程凝聚出“超级量子算力”?记者10月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的李传锋、周宗权、柳必恒等人,近期基于多模式固态量子存储和量子门隐形传送协议,在合肥市区实现跨越7公里的非局域量子门,并演示了分布式的多伊奇-乔萨算法及量子相位估计算...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年10月7日

“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取得重要进展

记者1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大协调推进力度,强化资金和要素保障,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和成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补网强链。全...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年10月1日

国家网信办就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国家网信办就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为了促进和规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7日就《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10月27日。 征求意见稿明确,国家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9月28日

中国登月服外观首次公开亮相

中国登月服外观首次公开亮相
“第三届航天服技术论坛”9月28日在重庆召开。开幕式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面向社会发布登月服征名活动,并首次公开中国登月服外观。 这是中国登月服外观。新华社发 目前,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全面启动实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李猛介绍,登...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9月28日

灵活电网怎么建?新能源车来出力

今年8月,中国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量首次迈过百万大关,达到102.7万辆。一些车主发现,自家的新能源汽车不仅是绿色智能的代步工具,还可以赚钱。中国正在探索推广的一项新技术,可以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变为储存电能的“充电宝”,根据电网需求反向给电网送电,车主获得补贴收益。这就是双向充放电(V2G)。 近...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9月26日

中国制造:向智发力 向新图强

金秋时节,青藏高原迎来了一对特殊的“客人”。9月下旬,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次飞抵西藏拉萨贡嘎国际机场,与正在进行“环青藏高原”演示飞行的国产支线客机ARJ21相聚。中国制造的民航客机在“世界屋脊”之上腾飞。 复兴号高铁列车、国产大型邮轮、重型燃气轮机……新中国成立75...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4年9月26日

“两翼齐飞” 力箭一号遥四运载火箭一箭五星发射成功

“两翼齐飞” 力箭一号遥四运载火箭一箭五星发射成功
9月25日7时33分,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采用“一箭五星”的方式,顺利将中科卫星01星、中科卫星02星、吉林一号SAR01A星、云遥一号21星、云遥一号22星等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该批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气象观测等领域。 据介绍,此次任务是力箭...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9月26日

智能家居离互联互通还有多远?

窗帘缓缓自动打开,清晨第一缕阳光将你唤醒,智能家居系统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出门上班,智能门锁自动上锁,利用手机可远程控制家中的电器;下班回家,智能照明系统会根据我们的需求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色温,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智能家居生活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我们日常...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9月26日

不刷题的吴姥姥:在流量的红海掀起科普的浪潮

不刷题的吴姥姥:在流量的红海掀起科普的浪潮
9月的上海,浓云低垂,赶在台风“普拉桑”来袭之前,74岁的“吴姥姥”一大早乘坐地铁来赴新华网的专访之约。 灰白色的短发,标志性的卡其色多功能工装马甲,戴着挂脖黑色细框眼镜,讲话低调。当“吴姥姥”来到我们面前打招呼时,丝毫没有全网千万量级粉丝大“网红”的滤镜,而是令...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9月26日

“中国天眼” 从“最大”到“最灵敏”

“中国天眼” 从“最大”到“最灵敏”
它,将人类“视界”延伸到百亿光年之外。 极目星空,“中国天眼”步履不停,探索不息。 8年前的今天,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正式落成。“中国天眼”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工程?它到底又有什么用?本期《大国总师》邀请“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为我们讲述国之重器&l...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9月25日

北斗产业迈入规模应用新阶段

江苏省宿迁市北斗智联(江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生产搭载北斗高精度定位导航的汽车智能中控导航。 陈少帅摄(中经视觉) “截至今年上半年,北斗产业综合指数已达1431点,对比2013年北斗产业元年,指数增加幅度超过470%;对比2023年上半年,指数增加幅度超过9%。”在日前召开的2024北斗应用大会...
来源:经济日报   |   时间:2024年9月23日

“施工图”来了!九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智慧口岸建设

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门户。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公布《关于智慧口岸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加快口岸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推进智慧口岸建设,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意见指出,智慧口岸要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体化数字底座,运用先进设施设备和新一代数字技术,...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9月22日

我国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 开展下一代北斗系统新技术试验试用

我国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 开展下一代北斗系统新技术试验试用
9月19日9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与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发射第59、60颗北斗导航卫星。新华社发(杨熙 摄) 新华社西昌9月19日电(李国利、杨欣)9月19日9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与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发射第59、60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组卫星属中圆地球轨道(MEO...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年9月19日

我国海拔最高人工影响天气观测平台建成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悉,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人工影响天气观测平台——中昆仑山顶人工影响天气云水资源综合观测系统平台日前已完成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据介绍,平台建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南部黑石北湖附近的海拔5287.71米的高地上,由新疆气象局新疆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创新研究院联合中国气象局...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4年9月19日
7/31 202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婴幼儿均可领取育儿补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0日14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制度... [详细]
7/31 育儿补贴,今年发放900亿,202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符合条件的可以领!
7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财... [详细]
7/22 “十四五”交通强国建设交出亮眼答卷
“十四五”交通强国建设交出亮眼答卷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1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rsquo... [详细]
7/22 司法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人就《住房租赁条例》答记者问
7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12号国务院令,公布《住房租赁条... [详细]
7/22 从这里一窥东北乡村的未来——走进光东村
许多人脑海中都曾有过一处向往的田园,那里有平畴沃野、绿水青山... [详细]
7/22 广东佛山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1873例,均为轻症
7月20日,记者从广东省佛山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 [详细]
7/22 48名个人和12个群体获评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
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7月21日在京召开,8名个... [详细]
7/22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个校园配餐服务管理国家标准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批准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 [详细]
7/22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住房租赁条例》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 [详细]
7/16 到2027年底力争大功率充电设施超10万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近日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 [详细]